若利未止,邪已下行,四日后,发汗吐下后,虚烦不得眠,若剧者,必反复颠倒,心中懊,栀子豆豉汤主之。 浮缓,有汗,为伤风,用桂枝汤散邪,止汗为解。
生犀角山栀白芍药荆芥牡丹皮赤芍药生地黄芩此方不独治衄,兼治咳血吐血;不独治内伤肝肾血,即阳明外感亦当从此方出入加减。平胃四苓汤即平胃散合四苓散。
乃表邪传至胸中,未入于腑,证虽满闷,尚为在表,正属少阳部分,为半表半里之间,只消小柴胡加枳壳以治。伤寒四五日,身热恶风,胁下满,手足温而渴者,小柴胡去半夏,加天花粉。
仍发热,乃是里热,蒸汗尽出,故用急下。盖恶风曰微,则但见于背而不至甚于恶寒;曰时时,则时或乍寒而不常,是表证已轻,非若前证脉浮紧,发热无汗全不解者。
伤寒致咳,恶寒身痛,发热无汗,脉浮紧,肺素无热,外受寒邪,未经郁热,冬月可用三拗汤。又云发汗后,饮水多,必水寒射肺而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