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曰∶太阴所至,为积饮痞膈,皆阴胜阳也。脉来弦数,弦为痰饮,数为热也。
寒中少阴,阴寒格阳上逆,故吐;少阴主二便,病寒故利;阴在内,拒阳于外,故手足不冷而反发热;脉不至者,阴盛于内而脉沉陷也。盖人之一身,以胃气为主,胃气强盛,则客邪不能入,故治外邪必以强胃为先也。
寒者温之,故是方率用辛温之剂。又曰∶石膏一物,入甘温队中则为青龙,从清凉同气则为白虎,夫风寒皆伤,宜从辛甘发散矣;而表里又俱热,则温热不可用,欲并风寒表里之热而俱解之,故立白虎一法,以辅青龙之不逮也。
肺主气,肺气旺则四脏之气皆旺,虚故脉绝短气也。寒邪径中三阴者,名曰阴证,始终只是一经,不复再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