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岐伯论痿之感受传变,可谓尽矣,而终复归之阳明者,何哉?归脾汤治因思气结、因忧抑郁,以致脾伤而心下痞闷,寤不得寐。
又治小便赤涩,或癃闭不通,及热淋血淋,并宜服之。烦躁时嗽,腹痛渴甚,或泄利无度,小便如淋,一恶也。
崩则大经空虚,无以荣灌脉络,故先为肌痹,而渐传为脉痿也。大热不止,热胜则肉腐,腐则为脓。
宝鉴导滞通经汤治脾湿有余,及气不宣通,面目手足浮肿。形色红黄,气息粗长者多实;容颜憔悴,音声短促者多虚。
阴气不足,阳气有余,营气不行,乃发为痈疽。呕则逆,逆则面赤。
或疮证脓水出多,五心烦热,作渴等证。若初觉,不仰卧以待转胞,或未产而水频下,此胞衣已破,血水先干,必有逆生、难产之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