欲得其道,必明其正。神伤则精散,精散则不能统血,气液脱而为潮热、自汗,此是阳不能统阴,阴无所制。
久病与素秉不足之人,忽见目肿如桃,满身纯阴,并无一点邪火风热可险。因饮食停滞于胃,胃中之气机不畅而致者,其人定见饱闷吞酸嗳气[1],痛处手不可近。
因肾气不藏,上攻于喉而致者,俗云:阴虚火旺,不知肾气以潜藏为顺,上行为逆,实由君火太弱,不能镇纳群阴,非阴之虚,实阴之盛,世人错认。凡三曰同道人之情。
全不思仲景为医林之孔子,所立之方,所垂之法,所用之药,专意在祛邪以辅正,不闻邪去之后,另有补药。 夫咳嗽之病,似不可以与此方。
但《内经》称治痿独取阳明,乃不易之定法,此中必有定见,当是肺热叶焦之由,起于阳明也。诚以痘出于脏,从太阳而发泄于外。
今于批评钦安书,至反胃一证,其驳景岳用药,大为有理。心有心界限,包络为心之外垣,邪犯心包,即是犯心包,即是犯心章本,不必直云邪不犯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