惟厥阴伤寒,肝木郁而不得出,热甚于内,盗窃母气以克火,故渴欲饮水。此三阳之下药,三阳实邪之出路也。
少阳风寒之表,既不得用麻、桂之汗,亦不得用瓜蒂、栀豉之吐。”此指湿伤于外者言也。
凡伤于寒知为病热,寒为阴,太阴为至阴,两阴相合,无热可发,惟四末为阴阳之会,故当温耳。少阳之表有二∶脉弦细、头痛、发热,或呕而发热者,少阳伤寒也;耳聋、目赤、胁满而烦,少阳中风也。
白头翁汤主中风热利与下重,故专于凉散。《尚论》浸循陋习矣,大背仲景之旨。
夫腹满谵语,似胃家实,然脉浮紧而不潮热,非阳明脉也。风寒客于人则皮毛闭,故无汗。
是仲景于少阳经中已备汗、下、利小便法也。发汗不解,蒸蒸发热者,从内之外而盛于外,调胃承气,先调其内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