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阳浮阴弱条,是仲景自为桂枝证之注释;血弱气尽条,是仲景自为柴胡证之注释。经云:阳中之少阳,通于春气,故少阳之病,每乘气旺之时而解,经气之复,理固然也。
谓心中郁烦也;外热为躁,谓身外热躁也。小便不利而渴,乃汗下后亡津液内燥也。
微者,阳气不充,无以运行。宜猪苓汤利水滋燥,饮热之证,皆可愈矣。
其脉起于目锐眦,从耳后入耳中,挟咽出颐颔中。今太阳病始得之,不俟寒邪变热,转属阳明,而即热渴不恶寒者,知非太阳伤寒,乃太阳温病也。
究之于渴,温热之渴,初病不过欲饮水;中暍之渴,一病即大渴引饮也。程知曰:言荣微忌烧针也。
此时即有表证,桂枝亦不中与,当观其脉证,知所误犯者何逆,而随证治之,不可以成法拘也。非病人自觉其温,乃诊者按之而得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