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时阴阳自和则愈,若阴气胜则虚热外退,而真寒内生,厥利复作矣。此脉证之假有余,小试之而即见真不足。
盖生者气锐而先行,熟者气纯而和缓,欲使芒硝先化燥屎,大黄继通地道,而后枳、朴除其痞满也。此热利下重之宣剂。
胸烦不呕去参夏,加蒌若渴半易根,腹痛去芩加芍药,心悸尿秘苓易芩,胁下痞硬枣易蛎,不渴微热桂易参,咳去参枣加干味,小柴临证要当斟。 然欲与柴胡汤,必究其病在半表。
此湿胜风微,故脉浮虚而涩,内无热而不呕不渴,故可加附子、桂枝理上焦。汗下后,而柴胡证仍在者,仍用柴胡汤加减。
少阴阴邪脉沉细,背寒欲寐口中和,咽痛腹痛骨节痛,厥利清谷四逆瘥。今脉沉为在里,则喘满属于里矣。
伤寒呕多,虽有阳明证,不可攻之。一百十三方,未有用及地黄、麦冬者,恐亦叔和所附。